前言#
Tip
這是很久之前剛剛讀完小說《重啟咲良田》趁著興奮未消信筆寫的,如今讀來其實很令人尷尬,不過除此之外還是可以簡單讀一讀的。
我提到的不過是一些皮毛,具體的細節還是要仔細去看完整的小說才能發現完全!
思維實驗 (哲學思辨)#
可以說整套書的基礎就是「思維實驗」,以及基於這些東西的思考,只有搞懂了這些東西,才可以真正解讀這套有趣的文本。
這本書大量使用插敘 (回憶) 的手法,經常性地在篇章中間插入主人公對過去的追憶,其中最經典的追憶 (鋪墊) 要數書中提及的眾多「思維實驗」,每一個「思維實驗」都可以看作是條故事線,貫穿始終! 包括但不限於「機器人」「沼澤人」「會思考的石頭」「通過分類尋找喜愛但不正確的事物」「善與偽善」。
並且顯然這些思維實驗的插入並不會顯得突兀,因為每一個思維實驗都鮮明地對應著一個具體的事物 (事件)。 同時舉出思維實驗亦是對人物的一種再塑造,無論是提出思維實驗的角色 (這是對其的補充),還是接受並思考的角色 (這是對其成長的刻畫)。
而且這些實驗都是很有趣的哲學論題,即便是直接給出都可以給讀者帶來一些有趣的思考!何況以鋪墊的方式出現,那可供讀者思考的東西就變得更多了,不僅要搞懂思維實驗到底意味著什麼,同時更要搞懂為什麼要提出這個思維實驗,以及這個實驗對後續劇情的發展的作用 (會在什麼地方回收這個鋪墊)。
在此舉例分析部分思維實驗:
「善與偽善」#
有個人,他只要 (看到別人需要幫助而) 不主動幫助別人就會渾身痛苦無比,所以他總是幫助他人。 又有個人,這個人沒有自我的自覺,並且總是模仿著先前的人 (完全一致) 去幫助別人。 他們一個叫善,一個叫偽善。
自私的善是「偽善」,無私的善是「善」,但是,「偽善亦 "善"」!單從結果出發,他們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普遍情況下,善是沒有「自覺」的,到底怎樣幫助別人才真正幫助別人?他不知道,如果不模仿「偽善」,他無法真正幫助別人,因為他無法認知到底該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什麼幫助!(一般而言,只要涉及到與感情 / 人際關係等有關的問題需要首先「自覺」地加入到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中才有方法解決)。
在小說中則是「美綺」在看見他人哭的時候就會使用「重啟」使世界回溯,但是她無法「自覺」地理解「感情」這一事物,就算是「重啟」也不過是將發生使其痛苦的事情進行延後了罷!到最後沒法再次「重啟」,她便束手無策!而正解應該是搞懂為什麼「哭」,為什麼「痛苦」!這正是「淺井」使用的手段,搞懂了這一點後採取了收束痛苦的計策,實在地幫助了他人!
這又引導出了「美綺」的成長 (從「善」到「偽善」,從「無自覺」到「有自覺」),這在小說中也算是一條很重要的發展線!
重要線索#
麥高芬#
從第一冊的最開始就出現了全文至關重要的線索 --- 麥高芬
麥高芬(英語:MacGuffin)是一個電影用語,指在電影中可以推展劇情的物件、人物、或目標,例如一個眾角色爭奪的東西,而關於這個物件、人物、或目標的詳細說明不一定重要,有些作品會有交代,有些作品則不會,只要是對電影中眾角色很重要,可以讓劇情發展即可算是麥高芬。
在文中,麥高芬是一塊石頭,然而十分有趣的是,這石頭就叫 "麥高芬"(真符合輕小說的定義,淺顯易懂的大眾文學!) 其中,這塊石頭也的的確確對劇情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貫穿始終!
普通的黑色石子成了麥高芬,將惠和數名能力者聯繫在一起。其中一人是村瀬陽香,能夠消除碰觸之物的女孩。另一人是佐佐野宏幸,能夠將照片內的風景重現的初老男子。
圍繞這塊石頭展開了各種事件,人物通過這石頭被聯繫了起來,同時又在這些線索中發掘信息,用以解讀這個麥高芬到底有什麼用 (種種提示之後找到最終的聯繫 --- 和麥高芬的主人「相麻」)。這塊石頭不僅僅是為了「相麻」復活的工具,更是主人公一行人与其他人聯繫起來,獲取 (積聚) 力量並最終對抗「浦地」的重要鋪墊!
然而,即便是「相麻」在本叢書接近尾聲時復活了,這塊石頭的使命也還未完成,這裡就不得不提這石頭的定義了
麥高芬的持有者,將支配咲良田所有的能力。
直到最終的結尾,這句話的鋪墊才被恰當地回收了,「淺井」背負了管理咲良田所有能力的責任 (打造新管理局 (新世界) 的責任)。然而,這句話其實有很強的誤導偏向,容易讓人想成「得到麥高芬」=>「由此掌握所有的能力」(當然,這也是創造與其他角色的聯繫的重要因素,裡面所有人在一開始都是以這個角度進行思考的),然而當「相麻」的能力 --- 「預知未來」以及最後結束後再回來看這句話,以預言的角度來看這句話,的確也完全找不出言語中的漏洞 (這也是我把 "將" 重點標注的理由,這的確是一種思維的跳躍)!
重啟咲良田#
初看以為是「美綺」的能力 ---「重啟」。但是其實是「浦地」的計劃 (也是咲良田 40 年歷史的一種詮釋,從開始就有著重啟的衝動,不過是 "苟延馋喘" 了 40 年罷!)
其實這裡的手法也很巧妙,「重啟」「咲良田」和「重啟咲良田」這三個東西完全是不同的東西,但是組成標題,好像又涵蓋了這三層意思,讓人覺得有趣!同時這三個東西,感覺又好像同時構成了故事的極其重要的線索和節點 (可以說是其中一條主線了)!
能力#
能力就宛如人們的願望本身,惠不認為那是一種錯誤。能力的確狡猾,包含危險,而且或許也不是追求幸福時不可或缺的存在。但也有只能靠能力跨越的困難、被能力拯救的人,以及將能力當成希望向前邁進的時候。
這套書對能力的設定其實也很溫柔 (人的願望本身)。
人物成長與塑造#
這套書對人物的塑造非常細致,對感情的描寫也非常有深度。
本作沒有扁平人物!(我很喜歡這樣的作品,只有圓形人物才能引發人的更深刻的思考!)
精力有限,沒辦法全部寫完,只能簡單寫幾個特別重要 (我特別注意) 的角色。
淺井惠#
這個人物總給我一種無論如何都要前進 (感覺與中文翻譯 "淺井" 有一些巧合,不過沒有查到相關點)。
將父母拋棄#
有一句我非常喜歡的話,
正是因為不愛,所以才要努力去愛。
這是淺井在善與偽善的那一塊拯救「倉川真理」時所說的話,但這句話不僅僅是對其經歷的映射,同時也是對自身這複雜的經歷的映射,他和他的父母不知從何時起開始努力去愛對方 (描寫篇幅不多,不清楚原因)。我的猜想:拋棄扭曲的紐帶追求雙方的幸福。
(其母親之言) 不過所謂的名字,是用來給別人叫的吧。例如我叫這個孩子的名字時,是用包含深厚愛情的名字在呼喚她。而這孩子的朋友、將來的戀人,以及,其他的所有人也都會是如此。我覺得這樣很幸福。
在結尾出進行了有關這一塊的收束,亦是對比,淺井在 (感覺到) 失去愛之前和之後。
溫柔#
──這一定不是什么特別的想法。 就像小孩子會為失敗感到懊悔。 在發現失去了什麼或有什麼東西壞掉時,會純粹地感到悲傷。 所以希望能變得更幸福。 這種理所當然又天真的願望,就是他的本質。
(結尾處車上談話)「雖然那家伙不會刺您,但他會刺自己。如果我停車,淺井惠接下來就會用自己當人質。這種程序,當然還是省略掉比較好。」
為了補全他人 (為了讓所有人幸福) 而前進,但是眾所周知,根本沒有這種方法,但是他還是選擇了前進!以犧牲自己 (以及很多其他的東西) 為代價尋求最多的人最多的幸福。
記憶#
文中有算是解釋他的能力的話
「只要不忘記目標,就什麼都能忍耐。只要不忘記終點,就能持續前進。」
又有對比:
書中提到,遺忘是人類的一個溫柔的設定,與溫柔相同,也是對自己的原諒。但是少年不願意遺忘,他背負著這沉重的責任,想要拯救一切悲傷 (與悲傷對抗)!
拯救#
還是那句話,「偽善亦善」,偽善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
──我一直在尋找。 拯救與被拯救,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 讓人幸福與自己變幸福,也幾乎是同時發生。 英雄在拯救某人時,一定也拯救了自己。
美綺春空#
其成長線也同時是一條重要的主線!
對情感的塑造何嘗不是一個人的成長線?!
相麻堇#
這個角色是我看過如此多的作品後,最喜歡的角色!
書中最開始到中間段都描寫了一個極其理性的相麻,讓我們對她有著較為扁平的認識,認為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但是當書後面部分揭開前面埋下的伏筆 (比如其為什麼要在兩年前擁抱淺井,為什麼要說那麼多思維實驗,為什麼要撮合淺井和美綺,在哭之後說話與哭前說話的具體區別),我們對她的認識突然間就被打斷了,我們掉進了一個大坑,我們發現我們錯了!
愛#
首先,我認為純粹而無私的愛是一種品質 (事物),並且對這種品質 (事物) 的具象形式 (擁有這種品質的人) 有著守護的衝動,同時也許還會有想要自我成長,讓這種品質出現在自己身上的成長的衝動,同時是否強制地希望與其發生緊密聯繫則是區分自私和無私之愛的標準 (這點很多時候是與守護的衝動相衝突的)。其次,溫柔的定義跟淺井處一致。而相麻是後者,無私的愛!她愛的是淺井的溫柔,同時在不斷觀看他未來的她也變得跟他一樣溫柔 (兩年前的自我犧牲 (跳崖自殺)),這符合著我對愛的詮釋。同時在最終章的最終段有這麼一句話 (這同時也是我摘錄的最後一句話):
相麻在白色房門前停下腳步。 然後回頭。 「還有一件事。」 月光下的他,筆直看向相麻堇。 「洋蔥只要一不注意就會焦掉,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
最後有對於她選擇死亡的原因的解釋 (這是為了不改變淺井幸福的未來):
結果相麻堇就是為了這種程度的事情,這種對惠來說比什麼都要有價值的事情,賭上了性命。 她將淺井惠的話,傳給春埼美空。 惠之所以能再次跟春埼說話,全都是多虧了她。
我的能力,原本應該是出於對「生」的執著。 相麻堇如是想着。 > 她想趁生命即將從嬰兒手中滑落的短暫時間內,看穿遙遠的未來,借此獲得類似活過數十年時間的體驗。她想用這條一出生就會馬上死亡的性命,獲得和一般生涯同等的價值。 > 曾經那麼想活下來的我── ──不對,真正的相麻堇。 居然在兩年前的夏天,自己結束了性命,簡直是個惡劣的玩笑。
相麻堇想必從一開始就做好在抵達自己設定的終點後,立刻壞掉的覺悟。
自己的幸福和自己所愛之物的幸福,究竟孰親孰重,答案不說自明,她用實踐告訴了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
勇敢#
正如書中這段對話
宇川沙沙音笑道:「你非常膽小,但同時也非常勇敢呢。」 > (淺井)「才沒這回事。其實只有膽小的人有辦法勇敢。邊害怕邊前進,才叫勇氣。」
相麻其實一直在求救,希望有人能發現她隱藏在從容微笑背後的痛苦。
這是對兩年前的所有經歷的綜合。
等救護車到的時候,她的身體已經冰冷。 ──明明是這麼熱的季節。 > 明明是連雨滴都會變溫的時期,身體變冷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段對比不僅顯出相麻的勇氣,也很好地描繪出了淺井的自責以及悲傷!
在那極為微弱、只夠抓住衣服下擺的力量中,感受到求生的意志。
而以上這些則是對自我犧牲的描寫,她難道不害怕嗎?既然不害怕為什麼要緊緊抓住衣服的下擺?不,她害怕極了!但是可悲的是,她比起害怕,要更顯得勇敢!
溫柔#
這就要提到相麻默默的哭泣了,明著寫的有:
兩年前:公交車站 (伏筆) 兩年後:在淺井家洗澡 (回收鋪墊),在夢中關燈背靠月亮 (光源)(回收鋪墊)。
(淺井的心裡) 沒有能力的相麻堇,居然如此直率。 既坦率又明快,而且看起來很幸福。 她在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時,到底是多麼勉強自己。 到底讓自己扭曲到什麼程度。 那一定是件令人悲傷的事情。然而。 ──對我來說,因為能力而扭曲的你,才是相麻堇。 現在的相麻,看起來一點都不像相麻。 只是個外表被塑造成和她一模一樣的冒牌貨。
同時,不可忽視的劇情還有很多,但是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重啟咲良田」之後,相麻的記憶受到改變,忘記了能力的一切後所展現出來的普通少女的形象 (同時這裡還回收了 5 分鐘世界的鋪墊),這層對比 (有無這悲慘記憶之對比) 是在是像刀子一樣,不僅僅刺痛了淺井,更刺痛了讀者。
眼眶滲出淚水。少女一時無法理解流淚的理由。她痛苦地閉上眼睛,馬上就連自己為何哭泣都忘了。 > 少女捨棄自我,露出宛如人偶般平靜的表情。 相麻堇陷入沉睡。
同時與此有關並且值得一提的當然是在回咲良田的車上重新獲得那悲傷的記憶時的一幕之對比 (車上時間線前後)。
「其實我最討厭傳話了。從現在開始,惠,你要直接聽我的聲音。」 這是與前面選擇死亡 (傳話) 有關的對比 (當然,前面也有很多關於「傳話」的鋪墊)。
明明如此痛苦,卻還是選擇了溫柔!
總#
更多的細節就自行發現吧~
如此多的對比,鋪墊,伏筆終於書寫出了一個如此偉大的形象!
我愛著她的理性,愛著她那溫柔,愛著那堅強,愛著那果斷,愛著那堅守,愛著那無私之愛...
津島信太郎#
每個人物都有著自己的正義,他也不例外,自然地,我也很喜歡這個角色。
後照鏡映出津島的眼睛。 看起來混濁、悲傷、疲憊的眼睛。 在最後的盡頭,這一幕不僅僅描寫的是他對這最後淺井拿自己當人質的複雜的感情,更是在咲良田發生如此多的事件後那複雜感情的融合。
與其正義有關的還有
- 玻璃珠事件中測試淺井解決問題的方式和能力。
- 對學生的責任 (村瀬陽香,淺井)。
浦地正宗#
亦是理性至極的角色之一。
極其有趣的角色,與其的對抗也極其有趣 (連預知未來都無法與之輕易抗衡)。相麻為了與之對抗選擇死亡 (當然這大概率只是藉口,具體見其愛的解析)。
極其悲傷的角色,訴說著堅強。
(其父親)「人之所以溫柔,是為了原諒自己。」
坂上央介#
這個角色看似普通和懦弱,但其實我覺得他映射出了個微縮版本的相麻堇,從他的成長可以看出,他的感性和理性混雜在一起,然而正是因為二者的混雜,使其時而相信感性又長以理性伴隨前行,這一定是個很溫柔的普通人。
- 儘管理性上知道相麻死了,但是感性上還是希望相信她還活著,受到她的信後才匆匆趕來「咲良田」。
- 儘管知道相麻堇最喜歡的人是淺井,但是還是願意為了守護自己喜歡的那美好而奉獻自身的一切 (因為這些事情,被逐出咲良田,但還是不斷地幫助著相麻一行人!) --- 純粹而無私的愛。